扫一扫
发布时间:2022-09-17 09:04:47 | 浏览:
美国继斥巨资支援本土芯片行业后,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周一已签署新行政命令扩大美国生物制造(Biomanufacturing),以降低对于中国的依赖。该生物制造行政令提出,提振美国国内利用生物系统的生产制造,以缔造包括新药、人体组织、生物燃料和食品等。
在拜登签署行政令,会于波士顿发表讲话后,白宫将于周三召开峰会,讨论聚焦生物技术的倡议,并宣布计划,以扩大国内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药明康德表示,公司也关注到上述信息,公司业务和运营一切正常。另外,泰格医药证券部人士亦表示,目前没有看到该命令与公司有何关联,该命令主要是针对CDMO生物合成制造方面,公司业务都在于服务方面,且绝大部分项目都在国内执行,暂时没有看出其对公司会有潜在的影响。
瑞信最新分析报告指,白宫行政命令较传媒初时报道中性,对中国医疗行业影响也远远少于早前通过的芯片法案CHIPS,但预计消息短时间内会困扰中国CXO行业。瑞信引述最新白宫行政命令、声明和记者会内容,认为文件措辞中性,而且提及内容广泛,包括增加生物科技研发支出、培养人才、提升安全、令监管和商业环境更友善等。该行认为与CHIPS法案最大分野是,该行政命令并没有针对中国同业,而是关注持续发展和维持全球领先地位,但会关注周三峰会内容,分析该命令更多政策。
瑞信指,CHIPS是国会两院通过、拜登签署的法案,而最新支持生物科技的文件只是拜登单独签署的行政命令,而文件没有如CHIPS般明文提及中国,美国官员在记者会上多次强调文件范围不些在药物制造,也包括化工、飞机燃油等,而且文件没有标明或资助金额,美国企业会继续在中国或其他地区外判工作以降低成本。
瑞信认为,文件执行细节并不明确,当中对中国行业有明显威胁的内容是,要求多个监管机构180日内识别出对美国生物经济圈的威胁,并提出政策建议。瑞信续指,本土生物制造(Biomanufacturing)只是文件其中一个面向,而自疫情以来,白宫已多次签署命令支持本土生物科技和药物产业链,对中国行业影响仍须时反映。
瑞信最后指出,近年中国CXO行业加快全球化,特别是在新加坡建立基地,但不预期美国会直接禁令药企与中国CXO服务商终止合作,要培养本土CXO行业减低依赖中国,是缓慢而不确定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