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898-08980898
扫一扫

扫一扫

取消
N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N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2022年强基计划报EMC易倍 EMC易倍体育考信息汇总​(收藏版)供2023届高三学生和家长参考。

发布时间:2022-09-22 04:05:57 | 浏览:

  2022年是强基计划试点的第三年,高校新增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所高校,至此,原39所985高校全部加入了强基计划招生。

  我们汇总了2022年强基计划招生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给23届考生带来帮助!

  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在有关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强基计划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持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建立学科专业的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新形势要求和招生情况,适时调整强基计划专业招生。

  ◆其他985高校,强基计划招生占比都很小,强基计划并非985高校在浙江的录取主渠道。

2022年强基计划报EMC易倍 EMC易倍体育考信息汇总​(收藏版)供2023届高三学生和家长参考。(图1)

  2022年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共计39所,报名时间大多数在4月10日-30日,大多数学校只允许报考一所。报名网址在阳光高考平台。

  “强基计划”招生专业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确定,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各类专业招生学校数量统计如下: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受到数学模型、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初步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开发软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概率论、近世代数、点集拓扑学、C++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

  就业方向: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统计、C++程序设计、数值分析、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信息科学基础、微分方程数值解、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等。

  就业方向: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及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接受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训练,获得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能力。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结构和物性、计算物理学入门等。

  就业方向:该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或是到研究所从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技术开发与应用工作;另外还可以到企业中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工程技术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普通物理学(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理论物理(包括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力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原子核物理、微机原理、C语言、智能仪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光纤通信技术、光电子技术、无损检测、计算机网络、结构物理、材料物理、固体物理学、机械制图、核电子学、辐射防护概论、采油物理、核电站系统与设备、核技术及应用、核反应堆工程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课程。

  就业方向:可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管理的能力。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等。

  就业方向:基础学科,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其它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化学专业因毕业难以找到对口工作单位,工资低,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等,已成为红牌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相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及化工制图。

  就业方向:应用化学专业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比较高,就业行业包括教育、材料、军工、汽车、军队、电子、信息、环保、市政、建筑、建材、消防、化工、机械等行业。部门包括:各级质量监督与检测部门、科研院所、设计院所、教学单位、生产企业、省级以上的消防总队等。该专业毕业生适宜到石油化工、环保、商品检验、卫生防疫、海关、医药、精细化工厂等生产、技术、行政部门和厂矿企业从事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也适宜到科研部门和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主要课程:生物学、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对于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严格。毕业生主要在科研机构、EMC易倍 EMC易倍体育高等院校以及国家机关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高级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工程设备等。

  就业方向:现在生物技术专业的需求人才主要体现在尖端,因此本科毕业生的的就业前景十分困难,但是对于高层次的人才还是很好就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各类生物制品公司,其中大部分是生物制药、酒水饮料食品、保健品企业等。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EMC易倍 EMC易倍体育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主要学习力学、数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必要的工程技能训练,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现代实验技术手段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振动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结构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程序设计。

  就业方向:在道路、桥梁及土木工程等部门从事设计、计算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的力学分析、计算、设计与研究工作,或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智能无人系统技术,是2020年我国高校设置的本科专业,专业代码为082108T,学位授予门类为工学,修业年限为四年。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虚拟仪器技术、传感及测控技术、电气控制技术、PLC应用技术等基本知识,具备智能控制系统安装、调试、维护和技术服务等能力。

  主要课程:智能信号检测与处理、Python程序设计、智能信号检测与处理、智能系统控制理论、人工智能基础、数字图像处理、智能系统实现技术、模式识别基础、智能无人系统技术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在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基础医学各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基础医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一般地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受到基础医学各学科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重点掌握几类基本的生物医学实验技术。

  主要课程:生物学、基础医学。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临床医学。

  就业方向:该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创新精神、较好的学习能力以及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毕业后能够胜任高等医药院校、科研机构及临床有关实验室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12)历史学(历史学)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中国史、西方史学史、考古学通论、历史地理学、古代汉语、中外历史文化原典导读与选读、中国断代史等。

  (13)哲学(哲学)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能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的现实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

  主要课程:伦理学、宗教学、美学、逻辑学、人类学、心理学、管理哲学、中国现代哲学、现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选读、中外哲学原著导读等。

  精准定位需要数据参考。强基计划招生院校较多,我们要选择报考哪些高校的强基计划?每所高校都有哪些专业?大概需要多少分数?考生可以参考以下数据:

  (2)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测试时间前移到高考成绩发布之前,增加了初试、初试结果确认、复试等环节。

  (3)2022强基新增一些工学专业:北航新增“飞行器动力工程”,北理新增“智能无人系统技术”,西北工业大学新增“航空航天类”,东北大学新增“自动化专业”

  7月5日前,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并公示录取标准。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满分×100)×85%+学校测试成绩(折合成满分100)×15%

  从2022年强基计划政策来看,几乎所有学校都有限报要求,考生只能报考1所院校,但可以选择1至6个专业,即以“限报一所高校+X个专业”的形式为主。

  在可报考多个专业的院校中,最终专业录取的规则每个学校都有不同。如武汉大学,需要在入围阶段直接确定一个专业;山东大学则在录取阶段进行专业分配。

  另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比较特殊,按照专业组报名,考生可以在专业组内选择多个专业报名。

  可以,强基计划与其他招生可以同时填报,录取时间不同,强基计划先录、高水平三位一体后录,普通类三位一体在提前批录取,最后是平行志愿录取。

  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综合成绩调剂到其他专业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不予录取。若考生可以接受其他未填报专业,可以勾选服从调剂选项,否则不勾选。

  强基计划只是多一个选择的机会,如果没有录取,不影响普通类提前批和平行志愿的录取,专业方向明确的考生,不建议勾选专业服从。

  会,强基计划在提前批之前确定录取,如果录取就不能参加后续批次录取;如果未被录取,不影响后续批次录取,EMC易倍 EMC易倍体育照常填报统招的志愿。

  强基计划最吸引人的是其培养模式。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教育部明确规定,强基计划学生入学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2022年39所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里,大多数都规定了不得转专业。所以相比普通高考学生,强基计划学生入学后很难转专业。

  “强基计划”取代自主招生,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确定入围名单,除极少数学科竞赛特别优秀可破格录取外,对其它学科竞赛获奖但学科偏科学生,可能会因高考总成绩偏低,没能获得强基入围资格,因而失去录取的机会。考生在规划竞赛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在适当的时候要学会放手。

  报考门槛相对降低。尤其是给那些无五大学科竞赛奖项但高考成绩较为突出且综合素质较为全面的考生提供了一次”逆袭”机会。

  而“强基计划”考核时间安排在高考出分后,因此考生有十分充足的时间进行针对性的备考。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750×100)×85%+校测成绩(折合成满分100)×15%

  A和B共同报名参加了今年的强基计划选拔,他们的高考分数A比B高出15分,校考及综合素质分B比A高12分,最后综合成绩B考生超过了A考生,总分多出0.1分,考生B胜出。

  根据测算,强基计划中校测的1分,相当于高考的1.3235294分。高考分数很重要,校测分数同样很重要。

  在“强基计划”新模式下,学生可以要仅凭高考裸分进入顶尖高校的选拔范围,这对那些地域相对偏远的县一级重高来说,是个利好!

  2022年清华北大在浙江强基计划招生名额分别是72人和66人,强基计划是进入考生录取清华北大极其重要的途径!复旦、交大两校录取的主渠道是高水平三位一体招生。高分考生大胆尝试清北强基! 在现有高考区分度降低的趋势下,“强基计划”、综合评价这类特殊招生必定是顶尖高校选拔人才的重要招生途径,建议有条件的考生一定要参与。

  高考成绩是“强基计划”的“入场券”。所以考生首先就要将高考成绩保持在高分段,保证稳妥入场。高校综合考核,特别是高校笔试成绩是成功录取的决定性因素。根据往年高校自主选拔经验来看,数理化三科是主要考察科目,所以做好这三科的学科培优是很重要的。作为优秀生,综合成绩和学科培优需平衡,两者缺一不可,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在现有政策及新高考实施趋势下,考生需提前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提前了解和关注意向高校、专业及选拔要求,因此生涯规划已经刻不容缓。

  “强基计划”的招生计划遵循“一校一策”原则。对招生政策、招生章程、高校计分方式、考核形式及考生成绩等有所了解,做到最大化的匹配。

  强基计划校考和高考之间有15天左右的空档期,这是留给同学们最好的备考时间,考生要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切实提高相关校测科目能力水平,提升面试及体质测试等综合素质。

友情链接
  • 我们的热线0898-08980898
  • 我们的邮箱
  • 我们的地址江西省南昌市
  • 我们的微信号aa123456789

留言主题